跨界营销是一种打破传统的新型营销模式,一般指的是非同行业的品牌进行合作。跨界合作对于品牌的最大益处,是让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通过相互渗透、融合,从而给品牌一种立体感和纵深感。跨界模式包含:产品跨界、渠道跨界、营销战术跨界、文化跨界、技能跨界等,找到适合自己品牌的模式即可。近年来,跨界营销层出不穷,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案例。
产品跨界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地更新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需求,传统行业不断地被新产品所冲击:余额宝颠覆理财、自媒颠覆纸媒、58 同城,颠覆家政服务、滴滴打车颠覆出租车行业等等,互联网打破了原本呈线性发展的产业格局。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不同产业的基因排序都需要重新组合,企业推出的产品需要不断地迭代更新,在这一过程中产品跨界变得更加普遍和多元化。
渠道跨界
渠道跨界的第一种主要方式为:渠道共享,即具有相似目标消费群体的不同品牌相互交换和共享渠道,让目标用户能够广泛地接收品牌信息。渠道不仅是企业扩大产品销量,占领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还是企业推广品牌理念、文化和精神的重要方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线下渠道不断地与线上渠道进行跨界融合,原有的常规渠道向新的移动互联网渠道进行拓展开发,逐步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渠道体系。比如网易云与农夫山泉的跨界中,网易云属于线上渠道,农夫山泉属于传统的线下渠道,跨界营销就能让两个品牌触及到以前难以触及的用户。
营销战术跨界
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消费者对于以往单调的营销手段变得麻木和反感,企业之间开展营销战术跨界合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跨界方式,即企业共同开发市场机会,增加市场份额和利润。国民传统饮料健力宝和京东钱包开展“钱包新力量,想拿就拿”的促销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用户通过扫描健力宝瓶身的二维码可以领取京东钱包的专属红包并进行下载提现,复购还有机会获得话费和流量优惠券等。虽然目前市场的促销活动让人们眼花缭乱,但是 100%中现金的活动力度还是比较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
文化跨界
文化是企业和品牌发展的核心内核,“互联网+”时代加速推动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与融合,企业无论是要实现本土化营销,或是老品牌进行活化都需要进行文化跨界,不断地丰富企业文化、品牌文化和产品文化等,增加品牌价值和内涵。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主体,具有本土化和个性化的文化特征,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品牌的目标消费群体会具备一定的文化相似性,比如初音未来的目标受众多为热爱二次元的年轻人,而 kindle 的目标受众则是追求便捷的阅读爱好者,企业在精准定位目标用户的基础上,要把握用户的文化特征,才能更好的增加品牌附加价值和产品溢价,比如星巴克将自身不仅定位为一家咖啡店,更是人们休闲的“第三空间”。
技能跨界
这点指得是依托自己的品牌核心优势,在产品技能基础上,做跨界创新,以获取关注。这里边有个例子比较明显,奈雪&清吧。其实二者都是饮品,虽然类别不同,但奈雪有自己做饮品服务的经验,而且客群某种程度上高度契合。这样有一个好处,奈雪为自己打开了一个尝试,就是从一个高频低消费时间有限的品牌,向着高频高消费对受众影响时间更长的营销模式的一个挑战。目前来看反响还不错,有待后续观察。而这种跨界,不成功也并不影响奈雪的本职业务。这个例子大家还可以去想,很多小清新的餐吧为什么会配驻场、甚至开始24小时卖酒。不只是品牌,个人品牌也是如此。近两年特别火的,是一些体育界明星的玩法,比如篮球足球明星,为了推广体育运动,去参加相关的体育类综艺,比如一些退役运动员,去参加综艺为自己贴上更多标签。都属于技能跨界,但对个人品牌有更大加分。
跨界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方式,其本质的核心在于“创新”,目的在于通过创新解决新的营销环境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合作双方的共赢,作为企业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把握实施的原则,避免步入“只缘生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误区,跳出“庐山”--即“跳出品牌看品牌、跳出行业看行业”,颠覆传统思维,实行“无边际”运作,大胆借鉴、嫁接其他产品、行业的思想、模式、资源和方法,为我所用,超越过去,获得突破,并实现多赢!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用,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